北京大学 | ENGLISH
新闻中心
《科学新闻》:“千人计划”启航
日期: 2009-02-20       点击量: 1828

作者:徐治国闫岩《科学新闻》双周刊 2009-2-1

200854日,北京。
中共中央组织部正举行着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千人计划”缘起于此。
所谓“千人计划”,指的是中国将在未来5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工作,并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一位参与这一计划前期规划的知名学者向《科学新闻》透露,当天座谈结束后,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留下他和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进行了一次单独交流。“我们讨论的是引进海外人才的相关事宜。”这位知名学者回忆说。
随后,他起草了一份关于人才引进的建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等学者在建议上签了字。
62日,这份建议递交到了中组部。1211日,中央高层专题听取汇报并原则通过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1225~28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目前尚无正式入选“千人计划”的名单公布。不过已经有传言,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王擎已经成为了“千人计划”的中选者。《科学新闻》致电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接听电话的主任助理刘木根肯定了这个消息。
目前还没有出台各个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部门如何提供资金的细节。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告诉《自然》杂志说,中国科学院将为顶尖科学家一次性提供高达2000万人民币的5年启动基金,其中包括高达100万人民币的年薪。
不过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高松院士则说,“具我所知,国家仅仅提供一次性安家补助费100万元,年薪和启动研究经费等是引进单位出。”
另据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千人计划”主要是为被引进人才提供相当于其国外薪水60%左右的薪金,并按照级别提供150~200平方米的住房。被引进者可能被赋予国家教授和国家青年教授这样的称呼。
提议不谋而合
应该说,“千人计划”的诞生似乎与前述知名学者的建议不无关系。
实际上,在中组部的那次座谈会之前的200842日,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就曾经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必要前提》的文章[1]。当时,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回过头去看,饶毅和施一公提出的很多观点,在“千人计划”中都得到了反映。
这两位学者深知中国科研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从大多数情况来说,我国的正教授平均水平尚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助理教授的水平”。
因此,他们在文章中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最快的方法是从国外一流大学引进杰出人才,以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应该重点引进一批在其研究领域领先、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正教授,使其全职全时回国服务……”
他们还建议:“为了保证真正世界一流人才的引进,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得力政策,为他们创造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的竞争力。”
学术界此前也有一些类似的声音,但饶毅和施一公的观点更容易受到重视。毕竟,他们是生命科学领域内已经有所建树的知名学者,回到中国全职工作之前,也都在美国一流大学获得了终身教授席位。
饶毅告诉《科学新闻》,“不能说是我们提议之后才有‘千人计划’的。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已经开始考虑了,只是我们提议的时候并不知道国家已经在考虑了,应该说是不谋而合。”
计划“中”的计划
在“千人计划”之前,中国实施了“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多项引进海外人才的计划。
20081218日,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指出,截至2007年底,由中科院启动的“百人计划”已累计支持1300多人。
但是,中组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力量不够集中、力度不够大、政策不够完善,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要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关于这一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武夷山算过一笔账。1997~200610年间,各学科排在前250名的高被引作者,全世界共6097人。以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属的机构进行统计发现,美国排在第1位,有4016人;中国排在第16位,仅有19人,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只有4人。进一步调查找到了美国的4016位作者中2350人的出生地信息,其中,出生在美国的有1692人,中国大陆的有46人。由此可见,仅在美国的华人高端人才就至少是中国大陆的高端人才的11.5[2]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强调,此次出台的“千人计划”,规格比以往的人才引进计划都要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告诉《科学新闻》:“以往人才引进计划与‘千人计划’相互独立又不乏联系,不存在什么衔接与不衔接,例如,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科学家,如果符合条件,也可以参与‘千人计划’的评选,他们理应得到支持。”
2009年初,中科院启动新的人才引进动作。112日,白春礼在该院工作会议上透露,2009年起中科院将在未来5年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支持领军人才600名,引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600名,培养造就优秀支撑和管理人才600名,培养支持青年创新人才6000名。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李和风告诉《科学新闻》,该院今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所获得的资助将远远高于“百人计划”的支持力度。
此外,白春礼透露,中国科学院已经上报了一些候选人参加“千人计划”的首批评审。
2004年,中国科协启动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简称海智计划)。海智计划办公室负责人马鑫告诉记者,其实“千人计划”也希望原有一些人才引进计划的配合,“海智计划的专家不一定要回来,而‘千人计划’则必须回国。海智计划已经联系了好多海外科学团体,范围比较广,可以起到(‘千人计划’的)纽带作用。”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海洋表示,“海智计划是‘千人计划’的一个窗口,但海智计划相对独立,同时会筛选一些人来参与‘千人计划’的评选,目前已有一部分人选正在参与评选。”
伯乐难寻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出去“挖人”的时候都把校长、书记等派出去,他们未必了解所有的学科领域,经常找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
引进人才,理论上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前述那位知名学者认为,要想引进,还是应该让真正的科学家来“评判”科学家。只有内行和专家才能了解其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也只有专家才能决定该引进谁、不该引进谁。
这位知名学者表示:“引进的评审标准至少要有一位国家一流科学家参与,比如生物可以让饶毅、陈十一来评,计算机让姚期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来评……有时通过同行的一个电话,甚至发个email都可以解决。”
“挖人”的形式也有很多,不一定需要专门派团出国考察或搞海外招聘会。这一点,在华中科技大学李亮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平台建设引进人才中尤为明显。本身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李亮,在筹建过程中成功引进了两名国际级科学家,“一位是我的老师,比利时鲁汶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室的创建者、有‘脉冲强磁场之父’之称的Fritz Herlach教授,另一位是日本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前所长三浦澄教授。”
“在我还没有回国的时候,学校与我联系,我就推荐了我的导师。”李亮回忆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三浦澄与我老师关系相当好,我和老师一起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最终确定的。”
此前,除了“百人”和“长江”等计划外,中国在人才引进上还有更多尝试。
2001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
作为“试验田”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独立于现有的任何科研单位和科研体制,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作为所长的王晓东给出了理由,这样改革起来束缚比较小,因为中国现在的环境中,很多事情不好办,“别的单位招人唯职称、唯论文、唯出身,我们就看人、看潜力,选人没有框框,只有一条——能不能干。”[3-4]
同时兼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的饶毅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已经证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应该向全国推广。
前述那位知名学者也告诉《科学新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是一个人才引进很成功的例子,组建短短几年,尽管引进的主要是博士后,尽管只有十几个实验室,但是已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不亚于一所综合大学。”
然而,尽管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功的例子,伯乐可能仍然难求。“校长、书记们去引进人才,因为这算得上是一种政绩。”一位学者说。
回与不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140多万人出国求学,其中回国工作的仅有30多万人,仅占20%多。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王辉耀指出,尤其令人担心的是归国留学人员的比例还在继续下降。
为推动“千人计划”的有效实施,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办法,一是准入政策,对引进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发放永久居留证,给予相应的国民待遇;二是优待政策,努力为海外人才提供与国外基本相当的工作条件,给予相应的薪酬待遇,在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社保、住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照顾;三是重用政策,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领衔或参与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四是来去自由,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宽厚的引才用才环境。
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康毅滨(今年有望成为终身教授)看来,从本质上讲,回来多少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吸引什么样的人才回国。他告诉《科学新闻》:“根本要害是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是非常优秀的,也许回来10万人就够了,如果回国没事儿可干,引进再多也于事无补,留在国外并不一定就对国家发展没有好处。”
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调查发现,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比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更倾向于留在美国[6]
绝大多数留学生最终不会回国,哈佛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尹希对此发表了看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回国容易出国难,让大多数人放弃在美国的住房、绿卡、医疗保险、清新的空气等回国定居,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很多人在美国生活稳定,有保障,这不仅仅是薪水的问题。”
目前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王辉耀说,印度在推出双重国籍制度后,归国留学人员比例大增。
“如果中国承认双重国籍,可以肯定,回国的人数定会增加。特别是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谁都愿意自己的孩子能轻轻松松地上学、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十年寒窗苦读考大学上,再花时间学英语考GRE到美国留学……这些问题大多不是短期能解决掉的。”尹希坦言。
利益与荣誉之争
“娶来媳妇,气走女儿”,“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鸿飞在其科学网博客中写到,过去十几年在引进人才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新引进人才和国内原有人才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包括所谓“海龟”和“土鳖”的矛盾,同时也包括“新海龟”和“老海龟”之间的矛盾,即利益和荣誉之间的矛盾。
“千人计划”提供的丰厚资金和薪酬,很可能会引发国内科学家的不满。高薪和充足经费对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非常必要,但是国内科学家的态度也不可小视。这些大个“新海龟”的出现,会明显地影响“老海龟”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和“食物链”。“土鳖”和“老海龟”看到“新海龟”得到的支持,难免不会因为羡慕而产生嫉妒心理。
在对“千人计划”的热议中,不少先期回国的“老海龟”调侃,要是知道“千人计划”那么诱人,不如晚回来几年,或者现在再出国重新镀金。
在饶毅看来,“‘千人计划’不仅要对外,同样的支持也应该给国内的人,只要他们达到标准,也可以竞争同等水平的薪酬和资金支持。另外,不能仅仅引进正教授,资历低但是很有潜力的副教授、助理教授也应该引进。”
前述那位参与“千人计划”早期规划的知名学者表示,他们提议的引进标准是已经在国际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正教授职位的人。尽管他们认为,助理教授才是最有学术创造力的,也担心引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会导致被引进者在这里高薪“养老”,但是碍于标准难定,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引进助理教授的想法。
《自然》杂志相关报道引述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Greensboro分校生物化学家贾伟(音:Jia wei)的话说,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应该在开始招聘之前就制定出长远战略。过去一些单位过分追求完成任务,而未能充分考察引进人才的技能和研究领域是否适合该单位。“这导致了一些人才跳槽到其他单位甚至干脆重新出国。”贾伟本人在中国工作了将近10年后于去年重返美国。
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将配套不菲的经费,这些也对各部门、各单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不能排除部门和单位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实质心理是为了“圈钱”、“圈项目”。
前述那位参与规划的知名学者告诉《科学新闻》:“在引进海外人才的时候,各地区、各部门维护既得利益或者维护自身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形成制衡。”
环境制胜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在自己的科学网博客中表示,客观地讲,中国目前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人才生长的环境,真正的人才要么在国内被扼杀或被埋没,要么流落到国外,摇身一变,回国就变成人才了,“我们要是能花钱把国外培育人才的‘土壤’也买回来就好了,那样的话,中国就更有希望了”。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告诉《科学新闻》,提供很好的待遇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自由发挥的学术环境。如果仅仅靠待遇,“今天他可以呆在这里,明天谁出价高,又去了别人那里”。
“千人计划”在海外已引起强烈反响,康毅滨告诉记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祖国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但是如何招揽到真正的人才,如何让归国人才在祖国的这块热土成长与发展是这个计划落实的难题。
美国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的李占清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指出,钱很实际,但是决定因素是我们在中国是否能像在美国一样高产。一些顶尖科学家可能会被中国的科研文化和政策吓跑,因为中国的传统是既不鼓励质疑精神和学术交流,也不保证公平竞争[7]
“如果想吸引真正的学者,就必须要让引进的人才感觉到他们的工作真正受到重视。”尹希说,“常常见到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如果有知名教授或诺贝尔奖得主出席,就捧到天上去了。在美国,教授跟学生相比虽有特权,但只是在行政方面上。在讨论学术的时候,没有等级之分,本科生、研究生和教授都是平起平坐的。优秀的年轻人才很多,大多都没有成名,但他们可能有很大潜力。中国挑选人才的时候,要了解他们究竟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他们得过什么奖、做过什么职位。”
饶毅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也强调,千人计划的执行细节将至关重要,人才的遴选不但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记录,更应该重点考察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尖端科学研究应该学习印度的做法。印度不论什么地方都比中国‘破’得多,然而它却能吸引到在美国最顶尖的印度学者回去。他们在印度的薪水要比在美国少得多,生活环境更是天壤之别。印度学者愿意回国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工作受到重视,研究机构是真正做学问的地方,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只讨论学问。科学家不需要拍马屁或者政治正确,也不用整天请人吃饭。”尹希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相比之下,我在2005年访问南方某著名大学时,鲜有和那里学生讨论的机会。电脑房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看电影、玩游戏。试想,即使你一个人勤奋工作,而你周围的学生都马马虎虎、不务正业,你会觉得他们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经费。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制度要向美国和印度学习。”
不仅如此,也有评论者指出,一些优秀的人才归国后慢慢地从科研岗位走向了仕途,这是否有违当初引进人才的初衷?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前,国家是否考虑过人才进来后如何监督和管理?恐怕,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千人计划”不仅是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关键是要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发挥其应有的潜力。
因此,“评估机制一定要健全,不能做得好就让他去做官,”康毅滨强调。例如,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以前是做生物的,当了校长以后依然在给本科生上课、做实验,而这一点在国内则很难做到。“国内论资排辈现象很严重,就拿个人名片来讲,国内是什么博导、研究员等等,名片上写都写不下,而在国外,就连诺贝尔奖得主也只写自己的名字而已,没有任何头衔。不要看头衔,头衔与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平台、创造环境,给予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一定的支持,才能因才适用,发挥特长。再好的人才,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陈宜瑜坦言。


参考文献:

[1] 光明日报, 200842,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必要前提
[2] 科学新闻, 200938755, 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归仍然不足
[3] 中国青年报, 200483,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启动国家级“试验田”
[4] 科技日报, 2007418,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5] http://www.most.gov.cn/tpxw/200512/t20051213_26766.htm
[6] Michael G. Finn, Stay Rates of Foreign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05, 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7] Nature, 2009, 457, 522
[友情链接]
北大生科微信公众号 生声不息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金光生命科学大楼